1、如何简化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流程?
建档立卡家庭的信息核实、对象确认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当地扶贫部门共同核定,无需学生本人提供证明材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对确认后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发放学生资助资金,减去学生申请、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等环节,只需学生或家长在《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发放表》签字后,即可领取资助金。
2、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和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加快片区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到2020年,使片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教育对促进片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具体包括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办学质量、提高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的能力、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高继续教育服务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等四个方面目标。
3、教育扶贫工程的实施范围包括哪些地区?
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范围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所确定的连片特困扶贫攻坚地区,具体是: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片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涉及2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680个县。
4、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教育扶贫工程将通过哪些措施来发展贫困地区的现代职业教育?
一是大力发展服务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现代职业教育。重点支持一批社会有需求、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障的特色优势专业,更好满足片区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大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倾斜支持力度。
二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协作计划。支持东部和中西部城市职业院校扩大招收片区学生的规模,对口支持片区职业院校。有计划地支持片区内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初中毕业生到省(区、市)内外经济较发达地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接受教育。加大对承担对口招生任务学校的支持。
三是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民族技艺。重点支持一批体现片区民族文化特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民间传统技艺专业。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支持民族贸易企业、文化旅游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各级教育、文化、旅游、贸易等部门加大对民族文化、民族技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四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扶贫、农业等部门要联合制定培训计划,安排有学习意愿的未升入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具备一定文化素质的社会青年进入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学习。
5、教育扶贫工程对贫困地区的中职学生有哪些资助措施?优先予以资助?
完善职业教育资助政策。落实好中职教育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在国家奖助学金等资助政策上对高等职业院校涉农、艰苦、紧缺专业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倾斜;对有计划转移到省(区、市)外符合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由生源地人民政府和接收地人民政府通过统筹教育、扶贫、农业和对口支援等资金落实住宿费、交通费等补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阳光工程”等各项资金,按国家规定优先对当地农民或已进城的农民工接受技术技能培训予以补贴;对未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术技能培训。
6、怎样确保教育扶贫工程的有效实施?
在经费保障方面,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将加大对教育扶贫工程的投入和资金保障力度,加强教育扶贫工程资金的使用管理。
在学生就业方面,将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和支持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
在对口支援方面,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省(市)、中央企业、高校和中职学校要把支持片区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完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机制。
在人才引进方面,将积极组织大中城市和东部地区学校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到片区学校服务。
同时,还将通过落实各部门及各级政府责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和支持,加强教育扶贫工程考核评估,确保工程的有效实施。
|